从哲学到企业管理:平衡学——目标管理的方法论 “平衡学”是一种“目标管理的方法论”,它无论是对做人还是做事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种根本的方法论,它告诉我们: 一,首先,它说明我们的总的目标是“高级平衡”。“高级平衡”告诉我们什么?就是要学会用“高级平衡”和“良性循环”来衡量分析我们的目标。看看我们的目标是不是符合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分析事物的“终极尺度”。 二、其次,当我们要实现某一个目标时,要学会从“方方面面的要素”和“关系”入手,分析是不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高级平衡”所要求的。这样,我们才能将系统分析方法与矛盾分析方法两大方法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同时运用到对事物的分析当中。 三、然后,分析哪些是应该重点突破的,这样我们就有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以往总结的方法,大都指一分为二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等等,与这些分析方法相比,我们的方法论的不同之处在于: 一,它对我们的“目标”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描述,使我们对“目标”有了一个根本衡量标准。传统的方法论因为只涉及具体的目标,没有衡量目标的整体思路,所以,对于目标的状态往往认识不清。整体思路的路线错误或战略性的错误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 二,它同时从“要素”与“关系”入手来分析事物,这样就不会造成分析方法上的片面和失误。以往的方法,往往只从一个方面来分析。要么只分析事物的“方方面面”,只看到要素的作用,没有看到其中的矛盾关系;要么只有矛盾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代替系统分析方法。这样的方法使我们在分析问题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理论与实际的分离,从而使理论处于无用的处境。 三,它不要求在所有的时候完全杜绝问题,而是只将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它不至于影响“高级平衡的目标的实现”和“进入的良性循环”。 以往的方法,大都是以杜绝问题为最终目的,这使得我们往往在某些事上投入了过多的和不必要的精力。而现在,我们的目标,只不过是将问题控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使它不至于影响整体的发展和良性循环。有了这样的思路,我们就能将力量进行最合理的部署。
将上面这种方法论用于指导企业发展思路,它就会告诉我们这样思考问题: 一是分析当前的现实状况是怎样的;有哪些要素、哪些关系值得关注。 二是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目标呢?那就是这个目标必须符合“平衡”的要求。这就是说,当目标实现后,企业的人才结构、管理制度、基础建设、流动资金、外部环境等各种要素以及内部关系、外部关系等各种关系都要适合那个目标的要求,这就是“平衡”。这样,就对那些具体的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明确、考虑不周全,企业发展就很有可能在一些想不到的地方受阻。 三是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做一些什么工作?根据目标,对比现状,看看哪些要素或者关系还达不到那个目标的要求以及能不能达到要求。如果在很多个方面都有难以逾越的障碍,即使付出巨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要求,那么就要想一想目标是不是定得太高了。如果目标的确太高,就要重新调整目标,切不可盲进冒动;当然,如果只有几个方面的障碍,而且这些障碍通过努力可以克服,那么就要从这些方面做好工作,使它符合目标的要求。 四是哪些方面的工作最重要或者是我们迫切要做的。当我们罗列出各种关系和要素后,也许有的方面很容易达到要求,对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不过多的关注。但有的方面却是要重点加强的,那么,平衡论就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重要的方面,促使我们将力量分配到适当的地方,并以此调整工作的重点。 以上可以说是系统论与矛盾论结合后提出的主要方法。 不要以为它们很简单,实际上,很多企业常常因为违反了它受到惩罚。所以,学会使用这种方法论,将它运用到事业当中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不仅仅是对于办好一个企业,它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了这样的思考方法,我们做事时就能够更容易地理清头绪,从而更有效的实现预期目标。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次我到一个养殖企业采访,交谈中我发现,这个企业的老板与其参股的董事之间有一些矛盾。矛盾的焦点反映在这样一个问题上:老板对企业的未来作了一个宏伟的设想。他希望一下子就把企业做成跨越多种行业的产业集团,所以他准备进军饲料加工业,生产猪鱼饲料。但是,资金、人才、技术、电力等各个方面似乎还跟不上步伐,所以,董事们不愿意冒险,大都极力反对。下面让我们了解双方的观点。 这个老板认为,要把企业做成一个大的产业集团,就要有超越常规的发展步伐。而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他认为,资金可以通过贷款、向社会融资、再自己筹集一些就可以基本满足要求,少的部分可以在企业发展中去解决。有了资金后,第二个任务就是把其它相关的企业尽快办起来,让企业早日产生效益。至于其它一些问题,相信都可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老板为企业设计了一个奋斗目标:在五年内成为一个集养殖、生产、加工等多行业的集团公司。 但是那些董事们认为,现在还不具备办更大企业的条件,首先,融来的资金如果全部投入到新建企业中,那么在以后急需大量资金但又无法筹措到钱的时候,企业的生存就会遭到很大的打击;其次,人才问题、环境问题、技术问题每一个都还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任何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不能盲目发展。 双方争执不下,意见难以达成一致。 从表面上看,双方的冲突似乎是不同的性格引发的:老板富有冒险性格,而董事们相对要保守一些,但实际上却并不是那么回事。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冲突呢? 我想,性格的因素当然也有一些,但不是主要的。他们的冲突关键在于发展的思路不同,说白了,就是那个老板的发展思路有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看近几年来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在第一次创业中一帆风顺,但是,却往往在实现第二次跨越的时候倒了下来。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发展思路有问题。 他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缺少整体发展、平衡发展、系统发展的思路。在第一次创业中,因为是单打独斗,只涉及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只处理一种关系,在一种冒险精神下,一种精明的计算中,他们实现了第一次发展。这时候,他们的思路与他们的自身条件和事业是相适应的。然而,要使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大的企业集团,它的思路会有很大的不同。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站在更高的站位上把握全局,考虑每一个发展要素、每一种关系。对每一个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瓶颈的因素给予重视,要充分估计这些困难是不是能够克服。这就需要对以前的思路重新进行调整。如果只看到了几个好的条件而对某些问题看得不清,对困难估计不足,那么就可能在发展中遭遇大的挫折。 从我们举的这个例子中和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真理应该是站在董事们一边的。为什么呢?因为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它的确还不具备成为更大的公司的条件。 我们可以看到,他要克服的每一个方面的困难都实在是太大了。仅仅资金就是一项难以突破的障碍,而且在人才方面、技术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面临极大的困难,每一个困难都非常难以克服。一个企业要发展,如果只是某一两个方面有困难,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克服,那么的确值得冒险。但是,要克服这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企业才能实现新的跨越,这就是不可行的。至少,应该先创造发展的条件,等到各方面的条件成熟后再向新的目标冲刺。 现在有一个问题:那些董事们为什么不能说服他,难道他自己不能看到这一点吗? 我想,这就是那个老板的问题。一方面,他没有进行全面统筹、系统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他难以进行这种全面系统的思考。另一方面,每一个人一旦树立了一个目标、下定了决心,这时候要改变往往是很难的。尤其是当他处在成功的时候,别人更难改变他的思想。 那么他们是不能改变的吗? 也不完全是。只要他做到这样几点,就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一是要从方方面面看清当前的现实状况是怎样的;二是看清这方方面面的目标是什么;三是分析目标与现实之间有什么差距、在哪些方面有差距以及有怎样的差距;四是分析应该怎么做。如果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他仍然认为自己的方案可行,那我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